编者按: 马章全教授,男,1934年3月出生、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系必赢766net手机版退休职工。工作期间长期从事养羊学的教学、科研、推广工作。退休后仍然长期坚持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养羊学领域从事大量的科技推与社会广服务工作,深受广大养殖企业和农户的喜爱与尊重。
时值母校建校八十周年之际,作为年已八旬的退休老教师,油然起敬的想到曾为畜牧(不含兽医)专业创建到发展付出巨大心血的老前辈们崇高的奉献精神,不仅教育和熏陶了我们成长于建国前期的一两代人,而且继续影响着当今和未来的专业继承者,相信将不断与时俱进,发扬光大。
作为事业的承上启下者,有义务和责任继承对事业影响较深刻的老教授及老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并传递给后来人。我们的专业老前辈中,有创建学校畜牧专业的奠基人,如当时风靡全国的畜牧教授有:农牧业经济学专家李林海,饲料生产学李秉权、繁殖学的郑子久,动物遗传育种学的路葆清,养羊与羊毛学的张松荫,饲料营养及其生产学的王栋,养马学的沙凤苞和崔?溪,养羊学的彭文和等。他们中的多数我都较了解,其中半数以上也是我在西北畜牧兽医学院上大学学习时熟知的老师,令我十分崇敬。建国后,为畜牧专业的恢复与二次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老教授们更是令人难以忘怀,我也耳濡目染了他们父辈般亲切的教诲与关怀,好似他们仍然活在我们中间,指导着我们为专业的再复兴与大发展不懈奋进。想到过去40余年朝夕相处的日子和他们可敬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倍感亲切。其中主要如:国家最著名的养牛学专家、成功选育秦川牛、平易近人的邱怀教授,全国著名的奶山羊学专家、成功选育“西农沙能奶山羊”品种的刘荫武教授,著名畜牧教育学家、养禽学专家刘景星教授,著名养马学专家、选育关中驴、并培育成功“关中挽马”主持人之一的董光明教授,国家知名的养猪学专家、主持培育成功“关中黑猪”的路兴中教授,全国知名的动物营养与饲养学专家王和民教授,饲料生产学专家卢得仁教授等,都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做出了不斐的贡献,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
这些前后约半个世纪曾为祖国畜牧及其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赤诚奉献的老前辈、老专家和老教授们所建功绩,党和人民不会忘记,我们世世代代专业后来人更不会忘记。他们的风范与精神虽各有千秋,我以为,综观起来有以下共同点,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的,也是我们此时此刻缅念前辈们的真谛所在。
1.爱国亲民,敬业教育。我们的老前辈们都有一颗赤诚热爱自己祖国和亿万庶民的情怀。尤其是建国前的旧中国国弱民穷,又受外国列强的侵略与奴役,不少老前辈看到祖国如此受人无端蹂躏和民不聊生时,一股股“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等热流,支撑着他们义无反顾的放弃美、英、法、德、日等国家挽留的较优工作及生活条件,毅然回到亲爱的祖国,为振兴中华而献身。如李秉权教授就是典型一例,李老师1917-1925年在日本留学八年,谢绝校方挽留,带着妻子儿女回到祖国,先后在几个省的大学和中专任教,创办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进步学生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并将一批奶牛转移到陕北解放区,为革命老区做出了重大贡献。1937年,日本大举侵占华北时,他从山西又带领全家,不远千余里,艰辛跋涉到西安?武功-陕南等地,先后在西北联大和我校任教。抗战胜利后,他曾一度在晋察绥救济暑工作,几次赴解放区发放救济物资,见到张宗逊等军政领导干部,亲身体会到共产党的伟大;1948年春,他再次回到我校任教,并兼任训导处主任,对进步师生的革命活动和爱国运动,他积极保护、保释被捕的爱国学生,并支持他们赴延安路费等。他与进步师生积极配合,主持和参与了护校斗争,迎接了王震将军率领的军政代表及西农的解放。解放后,他兼任校务委员会主任。1951年春季,因工作需要,经周恩来总理签署,由教育部调山西省任农业厅和山西农学院领导工作。1984年,李秉权教授在校庆50周年捐赠我校两千元支持羊毛分析研究,1986年,他再次以93岁高龄,精神矍砾的回访母校和考察,体现了老一辈爱国之心和对学校工作的热情关怀与支持。其他前辈们都多有程度不同的类似经历。
2.潜心治学,勤奋勇毅。在多难深重的旧中国,前辈们克服种种阻力和困难,为奠定中国畜牧教育基础而不懈奋争着,获得的乃是脆弱的畜牧教育。新中国建立后,我也几乎全程接受老前辈们的亲切培养,亲身体会到他们为党的畜牧教育事业潜心研究与创造性工作的日日夜夜。无论从全面学习前苏联教育(我也是当时大学学习的接受者)还是“洋为中用”探索中国式的教育与教学,深感他们都以发展中国畜牧教育为出发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畜牧教育模式为己任,多数老师都主编或参编全国统一教材,有的获得了中、省教材或教学贡献奖,为我国畜牧教育的奠基与创新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方面以主管专业教育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法制定的系副主任刘景星教授为代表的付出最为突出。刘老师谙熟专业,教学实践丰富,对畜牧专业内涵如数家珍,加之工作认真负责、细致,深思熟虑,并善于听取各种有益的不同见解,是畜牧专业当之无愧的领衔者,他和其他老前辈们长期团结协作,亲密无间,为人亲善,对青年同志谆谆教诲,为畜牧专业的发展兢兢业业地奋斗几十年,是老、中、青同志公认的可敬佩的老领导。
3.崇尚科学,永攀高峰。以教学为主,紧密结合我国畜牧业生产实际,有目的按计划步骤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并应用于生产实践,达到教学、科学互促进,共提高,是前辈们始终坚持的正确方向。他们按照学科特点的优势,除努力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并积极完成省、部级科研及示范推广项目,如上所述的畜禽遗传育种任务??选育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与培育新品种,畜禽营养与饲养标准研究等,无论在理论和实践水平上,当时都在全国畜牧界产生不斐影响,获得省、部级不少“科技进步一等奖”。以邱怀教授领衔的养牛学科研团队和刘荫武教授为领导的奶山羊团组成果更为辉煌。
4.竭诚育人,为人师表。老前辈们的最大特点,是将育人先育德,德才并重,德智体劳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他们身先示卒,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的精神体现于育人的各个环节。教育莘莘学子与青年教工首先重视正确理想,信念即人生观的树立,其次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锻炼其走向社会处事待人的能力。这方面很值得学习的是,邱怀教授正直上善,多做少说,知人善任,专业鹤立,谦虚为怀,笔耕不辍;刘景星教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平易近人,淡泊名利,引古论今,以理服人,集思广益,深思熟虑;刘荫武教授深邃卓见,说服领导,谦逊忌傲,诚恳待人;董光明教授重德育人,与人为善,坚持公道,不骄不躁,重于实践;卢得仁教授宽容豁达,与人无争,任劳任怨,艰苦奋斗,随遇而安;王和民教授睿智过人,达观致远,通达多种外语,治学严谨;路兴中教授思路广阔,擅长教育,言简意骇,点子办法多,勇于实践创新。他们的优良品质也在激励我们这代人不断前进。
5.孜孜不卷,无私奉献。综上可见,我们的老前辈们以各自的不懈努力,为我校畜牧专业教育的奠墓、巩固、提高和发展,从不满足已有成就,孜孜不断刻苦追求,将专业水平从一个阶段推进到新的更高阶段,带领一代又一代的人前仆后继,无私奉献。自建校以来,培养了无数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长江后浪推前浪,事业后继广有人。我们欣慰的看到,畜牧方面由建国前很小的课程组到教研组,发展到建国后仅列为农学系的一个“家畜饲养教研组”,而后建立正式专业到畜牧系乃至必赢766net手机版;从建国前仅有几间教学用房,发展到目前的一座独立的大楼;教师由个位数到十位数发展到数百位数,成了“985”和“211”国家重点高等农业学府中实力较强的学院之一。抚今忆昔,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为专业发展八十年建立不朽功劳的老教授、老前辈们的丰功伟绩,永远要学习他们崇高的无私奉献精神。